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首次为香港制订“贫穷线”,并将“主线”定为家庭入息中位数的50%。根据2012年底数字估算,香港共有131万贫穷人口,贫穷率为19.6%。不过,若计算综援等现金福利收入后,贫穷人口将降至102万,贫穷率亦减少4.4个百分点至15.2%。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强调,制订贫穷线是本届政府扶贫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政务司司长暨扶贫委员会主席林郑月娥指出,当局会每年更新贫穷线,并向社会交代扶贫成效。她又指出,目前最有需要协助的贫穷户并不是综援户,而是占贫穷人口逾半数的非综援在职贫穷户,未来会推出相关援助政策,包括研究向他们提供低收入补贴等。
本文将就实际情况对香港贫困线做出分析作出分析,讨论本次贫困线划定的意义与今后将可能带来的改变。
为何要制订贫穷线
正如行政长官去年10月17日在立法会发言时表示,政府在扶贫及扶助弱势社群的工作上有责任、有角色。为了做好扶贫工作,他要求扶贫委员会制订有国际公信力及社会认受性的贫穷线。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界别。他们就贫穷线达成的普遍共识,反映了委员希望能准确了解贫穷情况的共同愿望。委员亦殷切期盼贫穷线能为政府的扶 贫工作提供清晰的政策导向。
官方贫穷线有三大功能:量度整体贫穷情况;提供数据基础以协助制定政策;以及评估政策介入的成效。
相对贫穷vs绝对贫穷
贫穷线以政策介入前(即除税和福利转移前)全港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的一半划线。
有别于仅足生存的绝对贫穷概念,贫穷线是建基于相对贫穷。委员会认为在香港这样富裕的城市,我们不能再单以仅足生存的水平来界定贫穷。相对贫穷的概念主张贫穷的定义应随着时间和普罗大众生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较贴近本届政府的理念:我们应建构一个合理和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系统,让社会不同阶层的市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以2012年计,单身人士的贫穷线订于3,600元,2人家庭为7,700元,3人家庭为11,500元,而4人、5人、6人或以上家庭则分别定于14,300元、14,800元和15,800元。贫穷线将因应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的变动,每年作出更新。
以收入为基础的贫穷线易于解读,并可跟国际和本地同类型研究比较,但亦有其局限。
具体来说,只计算收入无考虑资产,或会将一些「低收入,高资产」人士(如较富裕的长者或退休人士)界定为贫穷,因而夸大贫穷问题。由于采用相对概念,贫穷不能完全消灭。事实上,即使经济向好令家庭收入普遍改善,贫穷人口也不一定会减少,尤其是当贫穷线下的住户收入增长落后于整体,总会有人处于贫穷线下。
贫穷线下贫穷人口的估算
当前不少住户受惠于政府的现金福利,例如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和学生资助。部分住户会因这些恒常现金福利而脱贫。在2012年,香港约有102万贫穷人口(涉及403,000户),贫穷率为15.2%。除向有需要人士提供恒常现金福利外,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亦照顾了市民其他方面的需要,例如全民都能享用中小学 免费教育和受大幅资助的医疗服务,以及须经入息和资产审查的公共房屋福利。分析显示公屋具有显著的扶贫成效。此外,过去财政预算案公布的一次性纾困措施,亦能减轻很多住户的经济负担。尽管如此,委员会认为这些措施未能增加住户的可支配收入或只属一次过性质,它们的成效分析只应用作补充参考,不应用以量度贫穷人口数目。
贫穷线下102万贫穷人口的详细分析
我们随着 贫穷线的公布发表2012年香港贫穷情况的详细报告,并会每年更新这份报告,帮助大家理解贫穷情况和监察政府扶贫措施的成效。贫穷线下的102万贫穷人口 中,209,000人为18岁以下儿童,297,000人为65岁或以上长者。换言之,3名儿童中有1位儿童,和3位长者中有1位长者是处于贫穷线下。
不过,如早前所述,长者的贫穷率或许会被夸大,因为该比率包含了一些「低收入,高资产」的住户。事实上,政府的统计调查显示,贫穷线下非综援住户内的长者,有61%(约14万人)表示无需接受财政援助。长者的贫穷率亦会随着本年4月实施的长者生活津贴而有所下降。委员会亦正进行另一项研究,探讨如何改善退休保障。
综援让约9万户家庭得以脱贫,但仍有约10万户综援家庭处于贫穷线下。当中很多是1人或2人家庭,住户人口中约三成是儿童或学生。
贫穷线下300,300个非综援住户中,48%的家庭(143,500户,涉及493,200名住户)有从事工作。纵有法定最低工资的保障,以及大部分在职成员从 事全职工作,这些家庭人数较多,户主多从事低技术工作但须供养较多家庭成员,属在职贫穷的一群,值得我们优先关顾。
减贫策略
制定贫穷线有助我们了解香港的贫穷问题,但扶贫工作不单是处理数字的问题。作为以人为本的政府,我们当务之急是找出适当的方法去扶助弱势社群。有几点观察或许值得大家讨论。
第一,就业是脱贫的最佳途径。我们应继续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可促进年轻人向上流动的优质职位。
第二,任何协助有需要在职贫穷家庭的新措施,必须以鼓励就业和加强支持下一代的在学需要为前提,支持方式应以持续协助家庭成员自力更生和提供向上流动机会为目标。
第三,就综援系统而言,较有效的改善方法是考虑以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健全受助人「从受助走向自助」,以及加强对学龄儿童的支持以减低跨代贫穷的风险。
第四,我们应考虑以现金援助、支持服务和将关爱基金下已确定为有效的项目恒常化等方式,帮助有特殊需要的社群,包括残疾人士、少数族裔、单亲家庭和新来港人士等。
未来的工作
为处理香港的贫穷问题,委员会制定前所未有的贫穷线,但政府的决心和承担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制定聚焦和有效的扶贫措施。政府即将展开下一份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的谘询工作,我们希望能听到你们的意见。
转自 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