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闻周刊》27日刊发一组文章,讲述英国华人职业的传承史,通过回顾部分职业的演变和故事,反映英国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文章摘录如下:
早期来英的华人,男子们从靠体力谋生的海员苦力开始,女子们凭双手从洗衣裁缝开始,落地生根,并逐渐地将职业拓展到餐饮等服务行业。随着华人数量的逐渐增加和来英渠道的多元化,所从事的行业和职务也在不断地拓展提升。从商业营生,到留学科研;从小店职员,到名企高管;从低薪苦差,到金领精英;从 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如今,英国华人所从事的职业丰富多彩,并通过所从事的职业,向英国社会传递华人不断向上的声音和能量。
随着华人职业的演变传承,英国华人的聚居区域也从几个码头船坞区、从英国社会鄙视的贫民窟,扩散到英国各地。如今,英国华人在学术精英汇聚的剑桥和职业达人扎堆的金融城已经达到近4%,逐渐成为智力和财富的代言者。
300多年来,英国华人商家和业者,一度备受本地人歧视和欺凌。随着华人华商一代代争取权益,华人逐步融入英国社会、华人文化也逐渐成为英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早期英国华人主业:航海海员
航海业是英国最早有华人蜂拥而至的行业,英国作为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强国,拥有当时最发达的航海实力,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商品在这里卸货入港。
华人海员在英国船只上工作,隔一段时间上岸做短时间休息。直到越来越多的华人海员在英国的港口定居安家,伦敦、利物浦、卡迪夫和布里斯托的华人 逐渐增多,于是出现了“黄祸”(Yellow Peril)的说法。尽管经受英籍工人的歧视、生活环境恶劣、工资低,伦敦的华人人口依旧在20世纪持续增长。二战过后大部分华人海员开始离开这一行业, 转向陆地上的其他工作,例如洗衣业和餐饮业。
在历史上,海员这个职业经常长途旅行,是最早的跨国移民工作者。大英帝国曾经试图对中国殖民化,这导致了最早期的一批华人海员进入英国航海业, 由于这层海员与英国公司的关系,英国在东亚区域海域和港口的参与度也不断增多。诸多因素如中国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清朝政府的腐败等迫使一些华人选择离开, 而想象中美好的英国生活和工作机会等诱惑因素将他们吸引到英国。
华人海员的角色在经历几次军事冲突后逐渐转变,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英国军队和贸易商进入中国海岸港口城 市,增多了与中国本地居民的联系。侵入中国市场后,英国市场对中国茶贸易的需求增加,因此更多的中国海员找到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批在英国定居的中 国海员聚居在伦敦码头区、卡迪夫、格拉斯哥以及利物浦。
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在19世纪再度增长。随着蒸汽引擎的发明,原本难以穿越的海洋,由于机械蒸汽船只的普及变得更加容易到达。1865年,中 国与欧洲的第一个蒸汽轮船航线开通,当时船上就有一名中国海员。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放,英国与东亚地区的距离再度被缩短,航运密度加大。另一方面, 中国海员愿意接受低廉的工资,英国公司如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偏向雇佣中国海员,以此来削减成本。太古集团成立的蓝烟囱公司(Blue Funnel)、边行船务(Benline)以及壳牌(Shell)是三大中国雇员最多的英国公司,它们付给中国海员的工资远远低于欧洲海员。
第一批在英生活的华人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以及上海。一名中国人约翰▪安东尼(John Anthony)的工作是为东印度公司联络、管理中国海员并为他们安排住宿。他的工作给他带来了财富,另外也让他在1805年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英国议会授予英籍公民身份的华人。
海员的构成十分国际化,最早的时候,华人海员在英国船只上工作,隔一段时间上岸做短时间休息。尽管在英国航海贸易发展过程中,外国籍海员的位置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华人海员却鲜少为人所知。
华人最初的聚居地位于伦敦船坞区,19世纪初期时这里有很多供华人海员和印度籍海员的寄宿房屋。
截止至1911年,共502名华人居住在利物浦,668名居住在伦敦,其中102名为航海行业从事者。他们几乎不怎么说英语,也很少被当地政府记录在内,因此统计这一群体的具体数据十分困难。
沿着泰晤士河岸,西至Shadwell和Limehouse,东至Poplar的这片区域被称为伦敦船坞区(Docklands),也曾被称为伦敦“中国城”,这一区域是臭名昭著的拥挤卫生状况和居住条件都十分恶劣,居住着伦敦最下层的劳动阶级。
尽管大部分华人居住在这里,这却并不能称为一个专属华人的社区,因为各个种族各个国家的人都在这里群居,如希腊人、印度人和非洲人,一战前华人 只占当地人口的0.5%,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仅有1%,而波兰人、俄罗斯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及德国人的数量均超过华人数量的十倍之多,因此关于华人 的生活记录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华人洗衣房席卷英国
19世纪末,中式洗衣店开始在伦敦星星散散地出现,从业者大多是退役的华人水手,航海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收入也低于英国同行,于是他们大多转 行。与航海相比,洗衣行业更加安全、安定、安稳,开一家店也很容易,即使讲着蹩脚的英语,也不会耽误生意,因此很多上岸的水手们选择开洗衣店的方式来开始 新的生活。
1877年,一家中式洗衣店在伦敦肯辛顿(Kensington)的荷兰公园(Holland Park)开张。另外一家紧接着于1881年在伦敦的富勒姆(Fulham)开始营业,店主是一名在英国生活很久的华人,他和很多华人水手一样,在英国组 建了自己的家庭,由于当时中国女人不允许移民到英国,于是类似这样退役华人水手娶英国妻子的组合在当时十分常见。开店第一件事是要学习如何适应英国的市场 需要,许多经营者要先学习英国如何手洗衣服的习惯和熨烫衣服的技巧。
好景不长,从1878年开始英国社会逐渐产生对中式洗衣店和华人店主的敌视情绪,当时的歧视风气与贸易保护主义态度加重了矛盾冲突,英国社会惧 怕中国工人将会替代英国工人,抢夺劳工市场。1878年1月5日刊登在《伯明翰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一旦他们在英格兰扎下了根,我们就不得 不忍受猪辫子和洋泾浜英语,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他们,直到我们最终被饿死。”
尽管如此,华人洗衣工仍旧凭借高效率和低收费广受欢迎,即使面对着不友好的社会态度,中式洗衣店还是在20世纪时席卷了英国。
第一家有官方记录的中式洗衣店于1901年在Poplar开业,在那之后,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开了三十多家。然而,Poplar的这家刚刚开业没 多久,就被愤怒的当地人摧毁了。住房紧缺和职业竞争进一步将华人这个少数群体推到风口浪尖,洗衣店被砸的消息不断出现。有谣言称,一个中英混居的公寓拒绝 一名复员英国士兵入住,于是一伙英国人将公寓烧毁并砸烂了家具,警方将那些洗衣工的英国妻子救了出来。一个月后,在卡迪夫上演了同样的情景,在1919年 7月的大罢工中,33家中式洗衣店遭受了暴乱分子的攻击。
在一份报告中这样记录到,一家位于Tottenham Court的洗衣店共有39名洗衣工,他们签订了三年的合同,合同中写明工资每周支付,一周15到25先令。然而,实际上他们却三四周才能领一次工资,由 于身处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加上本地人的不友好态度,出于对被遣送的恐惧,他们大多不敢为自己的权利辩护。
1921年,从事洗衣行业的华人比例超过了航海业。在1931年的人口普查中,超过500名华人在英国的中式洗衣店工作,这一数字或许被低估 了,因为还有一些在英国出生的华人、混血华人以及未能统计到的华人没有被纳入。直至1930年代,中式洗衣业仍旧与航海业和码头区密不可分,然而1934 年的贫民区清拆极大地影响了洗衣行业。
中式洗衣店大多由一个家庭来经营,这种小商业模式也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工作机会,却未能帮助到本地居民,正是这种家族经营让中式洗衣店更有竞争 力。中式洗衣店的店铺大多开在人口密集区,一层是洗衣店,家庭生活在二层。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全部耗费体力和手工,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十分沉重的工作, 工作环境又热又闷。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造船业的没落,以及家电在英国住户中的普及,华人手工洗衣店的生意逐日惨淡,195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仅余20%的华人 从事洗衣行业。投币使用的自动洗衣房以及家中方便使用的洗衣机将中式洗衣房逼得走投无路,从1960年代开始,华人逐渐撤离洗衣行业,纷纷转向餐饮业。
华人餐饮业:歧视下求发展
现在,中餐外卖店、东方超市以及中国餐馆已经成为英国每一个城镇的特色。最近调查显示,中餐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菜系之一。与此同时,餐饮行业依然是目前在英华裔移民以及英国出生的华裔主要从事的职业。
中餐业在英国比航海及洗衣业发展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餐饮行业才真正作为华人主要从事的行业在英国出现。
1908年,第一家官方记载的中国餐馆在伦敦Piccadilly开张,并巧妙地命名为 “中国餐馆”(The Chinese Restaurant)。
同一年,Chung Koon在伦敦的Soho区开办了一家名为Maxim’s的中餐馆,很快又在Piccadilly的Glasshouse Street上开设了另一家名为The Cathay的中餐馆。
与19世纪相比,越来越多的本地食客开始到中国餐馆就餐,该行业还是得到了发展。到1913年,在Limehouse Causeway和Pennyfields,当地的华人社区已经拥有了30家商店和咖啡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餐行业才开始在英国发展起来。
尽管Limehouse华人的社区因为历次的贫民区清洗以及突击检查慢慢萎缩,仅有少数的中餐馆在码头留存下来,但在这个时期,随着中餐在英国本地顾客中越来越受欢迎,在Soho区的中餐社区开始发展壮大。
在1970年代早期之前,已大约有1000家中餐馆和中餐外卖店在全英范围内建立了起来,数字相当可观,但这与2000家由孟加拉人经营的印度餐厅比起来,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1983年,曼城的Yang Sing中餐馆获选为“Good Food Guide Restaurant of the Year”,使得英国中餐行业进入新阶段。
在1990年,中餐终于被看作是一种高档的餐饮,更多精致的餐馆出现。最早的高档中国北方菜餐馆是由 丘玉云(Christine Yau)开办的Yming中餐馆,她也是这个男性为主导的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
日益增加的国际旅行以及对中国了解的增多,意味着英国顾客对于餐馆的选择变得更有鉴别力,很多中国餐馆也开始向其顾客推行其传统的烹调方法和风格,例如大三元集团(The Good Earth)这样的餐馆。
中餐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烹饪艺术,而且很多中国餐馆已经获得了米其林评星。Royal Garden Hotel的Jason Li就是一个现代的餐饮业者的代表,他同时也致力于推行健康的中餐烹饪术和文化。
今天英国的中餐业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行业。尽管餐饮行业在英国起步较晚,但它毫无疑问的是华裔移民的关键行业。
当然,现在华裔移民和英国出生的华人所从事的餐饮业已经不同于从前,但餐饮行业依然举足轻重,并通常被看作是大学生获得额外收入的兼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