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05-9018
那些砸1000万移民海外的人,如今过得好吗?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四十年,亦是人口流动与迁徙的四十年。

根据《2020世界移民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已经达到1073.23万人,移民输出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过去近四十年年的移民浪潮中,有这么一波中产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不惜 “ 孟母三迁 ”,选择离开原有熟悉的生活圈,全家移居海外。

移民后,他们是否过上了自己所满意与向往的生活?

这篇文章,分享两个来自于两个中国家庭的移民故事,他们或许无法代表普遍现状与典型,但他们或许代表一种时代缩影: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前程,不惜花费重金买下海外身份。既可以与国外大学无缝对接,又可以华侨生的身份回国参加高考,以低分数线或免试入读国内名牌大学。

从北京到爱尔兰

我们后悔了吗?

早年间,艾丽在逛贴吧时,她无意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 如果你有600万,你会选择移民还是购买学区房?”

那时艾丽的孩子还未出生,作为局外人,她觉得这个话题离自己过于遥远,面对帖子里热火朝天地讨论,艾丽只是感叹于中国父母对于下一代教育的牺牲与努力。

艾丽从未想过,多年过去,在自己正式成为母亲后,她遇到了一样的难题与选择。

艾丽自嘲自己属于媒体笔下的 “ 小镇做题家 ”: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毕业后,顺利在北京工作、安家。拿到北京户口;住在朝阳区昂贵的小区里;拥有着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

在外界看来,艾丽和先生是属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也是上一辈父母口中引以为傲的谈资。

但是用艾丽自己话形容,“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勉强过上这样的生活。”

压垮艾丽和先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儿子豆豆的入学问题。

去年的秋天,豆豆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那时,他在一所收费不菲的双语学校念书。“ 一年学费十几万,再加上各种兴趣班、夏令营,一年加起来最少要三十万。”

事实上,艾丽也考虑过公立体系。在豆豆还在上幼儿园时,身边就有朋友建议她提前做规划,卖掉现在的房子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海淀买学区房。

“ 那还是几年前,一套不到50平的老破小就卖到600万,太夸张了。”

豆豆上小学时,他被附近的一所 “ 菜小 ” 摇中,全家人心情低落。当时,艾丽甚至一度自责,当初为什么没有听朋友的建议早一点买一套学区房。

在豆豆被 “ 菜小 ” 摇中的那个暑假里,艾丽近乎泡在房产中介的信息里,希望拿到那张迟到的 “ 船票 ”,但房价长得太厉害了。有一段时间,一个晚上十万十万地疯长,艾丽身心俱疲。

疲惫不仅来自于学区房的疯狂,还有身边环境的裹挟,在压力下,艾丽也有过动摇,“ 大不了就上菜小。”

但中考分流的数据又时刻提醒着艾丽,既然有能力就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不是干脆躺平与佛系。“ 这种感受听起来疯狂,但只有当了父母你才能感同身受 ” 艾丽说。

转折点来自于好友吴柳的一通长途电话。

吴柳是艾丽的大学室友,她如今和先生生活在爱尔兰,女儿和豆豆同岁。

在朋友圈里,艾丽时不时会看到吴柳分享的生活和日常。吴柳一家住在爱尔兰靠海的城市,他们居住的房子前面是花园,就像电影里一样,打开门就是翠绿的草坪,夏天栅栏上爬满了颜色艳丽的花朵。

照片有时是一家人在草坪上喝茶野餐,有时是孩子和大人在打球、遛狗,一副岁月烂漫的和谐画面。

吴柳在中文媒体里看到过关于鸡娃与内卷的报道,她感到不可思议。当她听到好友艾丽的计划时,吴柳在电话那头发出了惊叹,“ 我的天,你的真打算800多万买一个又破又小的学区房吗?你们打算一家人窝在不到60平的房子里?”

“ 那你们不如来爱尔兰,干脆买一个身份 ”,吴柳在电话那头建议说。

其实,艾丽还有其他选择,比如一直让豆豆读私立,高中毕业后出国,但算了一笔账后,艾丽打消了念头。“ 北京的双语一年读下来30万,小学毕业差不多就是200万 ”,艾丽说,“ 更何况,我探过很多校,北京很多双语学校小学部教学质量根本就不行。”

原本以为只有两条路,原来还有第三条路的存在,新世界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

移民爱尔兰意味着全家人可以住在更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也意味着豆豆在爱尔兰可以免费就读于公立学校,同时也意味着教育支出会断崖式地减少。

“ 爱尔兰都说英语,而且由于CTA协议,有一个爱尔兰身份相当于买到了英国身份,豆豆以后想考牛津、剑桥会容易很多 ”,吴柳的声音一直脑海边作响。

2021年的夏天,全家人正式登陆爱尔兰都柏林。车一路往城市开,沿路有海岸、还有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的路人,豆豆在车上兴奋得手舞足蹈。

如今,豆豆在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学校读书,步行10分钟,等豆豆去上学后,艾丽坐在自家花园里,泡一杯咖啡开始工作,她为一家媒体供稿,时间自由。

几个月前,她听说各种传闻,关于多校划片和教师轮岗的,学区房面临重创和打压,艾丽忍不住苦笑。她联想到一部叫《学区房72小时》的电影,男主人公费尽心思买到一套学区房,最后新的政策出台,学区房白买了。不过那些关于房子、关于鸡娃、关于内卷的鸡飞狗跳与狼狈焦虑都不再属于她了。

当然也会有牺牲的时刻,因为疫情,艾丽和先生要面临短暂的分居,“ 他在北京还有工作和生意,但爱尔兰有一点很人性化,一年只用飞一次就可以维持身份 ”,艾丽说,“ 先生的公司在爱尔兰也成立了分部,等时机成熟,他要调岗来这里。”

深圳妈妈的选择

吴静生活在深圳南山区,在成为母亲的过程里,她愈发感受到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这句话的含义与重量。

吴静有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儿朵朵,正在公立小学读三年级。

在最开始,尤其是上幼儿园前,朵朵在小区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但随着朵朵的长大,这些小朋友逐渐 “ 消失 ” 了,“ 都不是在家做作业就是在补习班 ”。

今年,因为双减政策,孩子们没有地方补课了,周末的时候小区的小朋友又逐渐多了起来。

在小区,朵朵认识了一个叫糖糖的小朋友,她比朵朵高两个年级,因为小朋友的关系,吴静和糖糖妈也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天,两位妈妈在一起交流时,她们聊到了居住在小区的港宝(指居住在深圳,拿着香港护照的孩子)。此前,吴静看到过关于跨境儿童的报道,她感到心惊与同情,但糖糖妈持有不同的观点,“ 这些孩子虽然上学辛苦,但是将来考大学比我们这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孩子容易太多了 ”。

糖糖还有一个姐姐,即将面临中考,“ 经常学到12点多,小小年纪就开始掉头发。”

在深圳,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八大,“ 考上八大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211、985的大门。”

但就算考上八大又如何,还有半只脚在外面,意味着在高中依旧不能有松懈,“ 想到姐姐在高中还要再拼三年,就感到心疼 ”,糖糖妈说。

糖糖妈盘算着一个念头,买一个海外身份,拿到外国护照,“ 我身边朋友的小孩,移民到了欧洲,华侨身份参加高考,400多分就考到了211。”

渐渐地,新的信息与观念不断冲击着吴静,她甚至听到这样一个新词 “ 候鸟移民 ”。原来,在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有不少家庭正在实践着糖糖妈的念头。这些父母用全家人的托举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路。

“ 也不用把这种举动看得多么壮烈,这些家长是出于一种能为孩子做一点就做一点的心态,况且国外的生活也确实滋润。”

不过移民的目的地有所变化。几年前,移民大国还是是美国,但是近几年,欧洲国家成为新的热门移民目的地,比如爱尔兰。

爱尔兰有着诸多优势,移民政策门槛较低,拿身份速度也较快,一年只用登陆一次,而且,拿到爱尔兰身份就相当于拿到英国身份,欧盟身份,而且也直通美国。

非常重要的是,其实际支出的成本非常少。以其受投资人欢迎的企业投资类别来说,尽管规定是说需投资100万欧(约合700多万人民币)至爱尔兰的当地企业项目,但事实上,这笔100万欧投资款在投资期(一般是3年)满后,会全额返还,意味着3年结束,这100万欧又还给你了。相比动辄大几百万上千万去买学区房或读双语、国际学校,走爱尔兰投资移民的实际支出,几乎寥寥。

这些优势犹如一块吸铁石一般,吸引中产们纷纷蜂拥而至,但这还并不是全部。

除了教育、它还有经济、就业的合力发展。

拿经济发展来说,几乎所有巨头公司的欧洲总部都在爱尔兰,比如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Tiktok,包括中国的华为、中兴、中国银行等等巨头公司。继英国脱欧之后,爱尔兰更是成为最大赢家,许多金融巨头公司都纷纷转向了爱尔兰。这些都是城市的发展,亦是就业的机遇。

因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爱尔兰还被称为 “ 欧洲的科技和创新之都 ”、“ 欧洲的金融之都 ”。在经济的繁荣下,这个国家还被誉为最幸福的国家。此外,这个国家的大学均排名世界前5%,其中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培养的企业家比牛津、剑桥更多。

当拥有爱尔兰的身份后,首先小学至高中公立学校的是全部免学费的,即可享受全球教育体系排名第七的纯正英式教育。在大学期间,满足居住的条件,即可享受部分学费的减免。

毕业时持有爱尔兰的身份,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找到心仪的工作,往往在面试候选时,企业会更愿意把工作机会给到有当地身份的人。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